开云官网:中国跳水队包揽世锦赛四金,小将全红婵再现水花消失术

作者:admin 发表于:2025-05-13

北京时间7月22日凌晨,2023年世界游泳锦标赛跳水项目在匈牙利布达佩斯落下帷幕,中国跳水“梦之队”延续统治级表现,在已结束的四个奥运项目比赛中包揽全部金牌,其中女子10米台决赛成为最大亮点——16岁的全红婵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夺冠,再现“水花消失术”神技,而队友陈芋汐则以微弱差距摘银,这是中国跳水队在本届世锦赛上第三次包揽冠亚军,再次向世界展示了“跳水王国”的深厚底蕴。

全红婵完美一跳征服裁判

女子10米台决赛中,全红婵在第四跳207C(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)动作上获得7名裁判中的4个满分10分,单跳得分99.00分,这一成绩刷新了该项目自2019年启用新评分系统以来的单跳最高分纪录,尽管第三跳6243D(臂立向后翻腾两周转体一周半)出现小失误,但她凭借最后一跳5253B(向后翻腾两周半转体一周半屈体)的稳定发挥,最终以458.20分逆转夺冠。

“今天前三跳有点紧张,但教练让我忘记分数,专注技术细节。”全红婵赛后表示,这是她继2022年布达佩斯世锦赛后再度登顶,也标志着其从“天才少女”向“稳定王者”的蜕变,值得一提的是,她在预赛、半决赛和决赛中三次完成207C动作,得分均超过95分,展现出惊人的技术稳定性。

开云官网:中国跳水队包揽世锦赛四金,小将全红婵再现水花消失术

陈芋汐带病作战显大将风范

卫冕冠军陈芋汐在赛前遭遇流感侵袭,但仍在决赛中交出453.85分的超高成绩,她的五跳总分仅比全红婵低4.35分,其中第三跳626C(臂立向后翻腾三周抱膝)获得94.05分,一度占据领先位置。“能顶住身体不适跳出这样的水平,我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。”这位17岁的上海姑娘赛后坦言,两人自2021年搭档双人项目以来,已形成良性竞争格局,共同推动女子跳台进入“460分时代”。

男子3米板惊现“双保险”失效

相较于女队的绝对优势,男子3米板决赛则上演惊魂一幕,预赛排名第一的王宗源在第四跳5156B(向前翻腾两周半转体三周屈体)时出现重大失误,仅获64.75分,排名跌至第五,关键时刻,老将曹缘顶住压力,凭借难度系数3.9的109C(向前翻腾四周半抱膝)实现反超,最终以554.35分险胜英国名将拉夫尔0.15分夺冠。

“这就是竞技体育的魅力,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。”王宗源在总结失利时表示,这场胜利让33岁的曹缘成为世锦赛历史上首位在男子跳台、跳板和双人项目均实现金牌“大满贯”的选手,其“六边形战士”的称号再度得到印证。

混双10米台新组合初露锋芒

在非奥项目混合双人10米台比赛中,首次搭档的张家齐与段宇以339.54分轻松夺冠,这对新组合虽临时组队,但同步分平均达到9.0以上,其中第四跳407C(向内翻腾三周半抱膝)获得全场最高的86.40分。“我们只合练了三周,能拿到这个成绩要感谢彼此的信任。”张家齐赛后透露,这是中国跳水队在本届世锦赛的第四金,也延续了自2015年该项目设立以来对金牌的垄断。

技术解析:中国队的“秘密武器”

国际泳联技术委员会代表玛丽娜·杜布科娃在赛后发布会上特别提到:“中国选手的入水技术独步天下。”通过高速摄影分析可见,全红婵入水时身体与水面夹角严格控制在90度,手掌破水面积不足硬币大小,这种被称为“针式入水”的技术可使水花减少70%以上,中国队在陆上训练中引入的“AI动作捕捉系统”也引发关注,该系统能实时修正运动员空中转体角度,将动作误差控制在正负3度内。

对手格局:英澳构成持续挑战

尽管中国队的优势依然明显,但部分对手已展现出追赶势头,英国队凭借拉夫尔在男子3米板的稳定发挥收获1银1铜,澳大利亚队在女子10米台项目上有两名选手闯入决赛,国际泳联主席侯赛因·阿尔-穆萨拉姆指出:“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跳水竞争将更加开放。”值得注意的是,墨西哥选手奥坎波在女子10米台预赛中成功完成难度系数3.7的409C(向内翻腾四周半抱膝),成为首位在大赛中使用该动作的女运动员。

展望巴黎:新规则带来变数

随着国际泳联宣布巴黎奥运会将启用“预赛成绩不带入决赛”的新赛制,中国跳水队领队周继红表示:“这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提出更高要求。”队伍接下来将转训济南,重点攻克男子跳板的稳定性问题,而对于全红婵等年轻选手,如何在大赛周期保持状态将成为关键——在东京奥运会后的两年里,她曾因生长发育导致动作变形,经过增肌训练和技术调整才重返巅峰。

开云官网:中国跳水队包揽世锦赛四金,小将全红婵再现水花消失术

这场世锦赛的辉煌战绩,既是中国跳水队多年科学训练的成果展示,也为巴黎奥运周期注入强心剂,当全红婵在颁奖仪式上擦拭着金牌露出标志性的灿烂笑容时,全世界都看到了这支王者之师传承与创新的完美结合,正如国际泳联官方解说所感叹的:“他们不仅赢得了比赛,更重新定义了跳水运动的极限。”
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开云体育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开云体育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分享:

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

请发表您的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