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云官网:一场激烈的比赛,球员们尽展风采

作者:admin 发表于:2025-02-06

  5月9日晚,马、红流派经典剧目《搜书院》在友谊剧院精彩亮相,竞逐第28届戏剧梅花奖,所有慕名而来的戏迷们都为之振奋。

  来听央广记者陈健光的报道:

点击声音,收听录音报道!

  

  红派艺术,薪火传承

  2017年5月9日晚,《搜书院》在友谊剧院盛大开演。

  

  全场座无虚席(广州粤剧院供图)

  演员们的精彩演绎获得观众一致好评,现场掌声此起彼伏。据了解,有不少老戏迷专程从香港、澳门甚至国外赶来观看演出,他们表示“不愿错过这一部经典之作,排除万难也一定要来”;此外,还收获了一票90后、00后的新粉丝,他们很喜欢《搜书院》的故事题材,也深深为演员们精湛的演技所折服。

  

  新版《搜书院》,由红派艺术传人、广州粤剧院的国家一级演员苏春梅领衔主演、在保留优秀传统的基础上适应时代发展和观众的审美需求突破创新,体现了戏曲的合理性、完整性以及人物性格的丰富性,尽显浪漫主义色彩。

  苏春梅老师表示,粤剧院在这台经典剧目的创新上下了很大的努力:

  首先是行当的变动,以前的《搜书院》红老师是以青衣的行当来演翠莲这个角色。第二点是将这个正能量注入到角色里面;第三点是除了演戏之外,这次的评委很注重演员的“功”,所以我们剧团请了几位老师来到帮助我学习小旦、小生的做功和身段;第四点就是我们以前的《搜书院》缺乏“搜”字,那我们这次特别排了一场“搜”的戏,最主要是翠莲在最危机的关头更加显示出她的聪明与机智。

  

  正所谓“红花还需绿叶衬,水涨才能船高”,粤剧《搜书院》由苏春梅领衔主演,另外广州粤剧院的梅花奖“二度梅”得主欧凯明和梅花奖得主黎骏声倾情助演,三人的表演可谓炉火纯青,配合默契,演绎传神,再现马、红流派艺术精髓的同时,也尽展当代粤剧传承人的艺术风采。对此,苏春梅这样说:

  真的觉得自己很幸福,因为在两个大哥亲力亲为的支持下去排练这出《搜书院》非常的幸福。特别是欧凯明和黎骏声两位大哥都给了很多的意见,他们的舞台经验都很丰富。这部剧他们演了几十年是已经达到了很自由、很好的倒背如流的状态了。这次两位都在舞台上很用心地教我,我在他们身上吸取了很多好的东西。

  

  

  

  《搜书院》上演赢得行内外观众热烈好评,收到了新老观众“喜新恋旧”的效果。香港的两位著名演员黄百鸣以及麦嘉早前曾和苏春梅合作粤剧《一代天娇》,当晚他们也来到现场,说要为苏春梅撑场!

  

央广记者采访香港著名演员黄百鸣、麦嘉

  

2017年2月,戏曲音乐剧《一代天娇》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公演!

  广州粤剧院还对剧目进行了多番精心打磨,进一步提高了表演、舞美、服装、化妆等各方面水平,最终让该剧精彩地呈现在中国戏曲梅花奖的舞台之上,我们也期待苏春梅老师能“夺梅成功”!

  

  幼习红腔,承传红派艺术

开云官网:一场激烈的比赛,球员们尽展风采

  苏春梅师承粤剧艺术大师红线女。其1992年毕业于广东粤剧学校,在校期间因学红腔颇有心得而名声在外,被红线女收作入室弟子。22岁便成为广州红豆粤剧团正印花旦,1997年调入深圳市粤剧团担任当家花旦,2015年调回红线女艺术中心,现任广州粤剧院主要演员、红线女艺术研究人员。

  苏春梅幼习红腔,在红线女的悉心指导下尽得红腔精髓,造诣非凡,歌音清越似荷珠滚动,行腔婉转如行云流水,红腔神韵俱足再现。表演亦深得红线女真传,演绎的角色千人千面,力求达到至真、至善、至美的艺术境界。

  苏春梅传承的红派剧目主要有《刁蛮公主戆驸马》、《搜书院》、《关汉卿》、《苦凤莺怜》、《昭君公主》、《打神》,代表作品有《宝玉与晴雯》、《杨排风》等十数个传统剧目和《牌坊村新传》、《驼哥的旗》、《风雪夜归人》等一批现代戏及《红梅花开折子戏专场》等,获多项奖项。曾先后出访美国、加拿大、日本、新加坡、台湾、港澳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演出和艺术交流,深受海内外粤剧观众的普遍赞誉。

  

  

  

  两大老倌,三朵“梅花”配戏

  “红花还需绿叶衬,水涨才能船高”,粤剧《搜书院》由苏春梅领衔主演,著名粤剧文武生、梅花奖“二度梅”得主欧凯明、梅花奖得主黎骏声共同主演。三人同为粤剧艺术大师红线女弟子,当年都曾入住红线女家中,得红老师言传身教、点拨提练。三人的表演可谓炉火纯青,配合默契,演绎传神,再现马、红流派艺术精髓的同时,也尽展当代粤剧传承人的艺术风采。

  广州粤剧院董事长余勇表示,广州粤剧院已连续3年摘得4朵“梅花”,历史累计共有10位梅花奖得主,现在职共有5位。今年再度竞逐中国戏曲梅花奖,得到了广州市委市政府、市文广新局的高度重视及大力支持,剧院举全院之力打造新一版《搜书院》,特别安排了欧凯明和黎骏声两位大老倌配戏,两人也都是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,其中欧凯明更是二度梅获得者,可以说是三朵“梅花”。此外,剧院还对剧目进行了多番精心打磨,进一步提高了表演、舞美、服装、化妆等各方面水平,最终让该剧精彩地呈现在中国戏曲梅花奖的舞台之上。

开云官网:一场激烈的比赛,球员们尽展风采

  

  

  

  全新看点,烘托不一样的苏春梅

  粤剧《搜书院》1954年由杨子静、莫汝城、林仙根根据同名琼剧传统戏改编而成,尽显马师曾、红线女艺术风格,推动了粤剧艺术化进程。该剧饮誉海内外,曾获毛泽东、周恩来、刘少奇等国家领导人高度赞誉,梅兰芳、田汉等著名艺术家也曾给出溢美之词,并为粤剧赢得“南国红豆”的美誉。

  作为红线女大师的亲传弟子,苏春梅表示,“我希望能在承传红线女老师经典的前提下创新,因为红老师最讲创新!”

  童薇薇导演坦言:“接下《搜书院》的导演任务,压力很大,有挑战,但也有动力。我的做法是在剧本结构及表演上进行一些调整和处理,保留原剧精华,展示马、红流派艺术风格,同时加强苏春梅饰演女一号‘翠莲’的人物塑造,增强演员表演及剧目可看性,让剧目更加有美感,令观众‘喜新恋旧’,留住老观众,吸引新观众。”

  新版《搜书院》在保留粤剧传统审美及马、红流派表演风格的基础上,加强了苏春梅女一号的戏份及表现空间。剧情上,保留了原作中为后世传唱的“柴房自叹”和“步月抒怀”等经典唱段,加入了翠莲夤夜出逃和书生戏耍镇台的戏码,增强了剧目表演张力、渲染力及可看性。

  表演上,苏春梅饰演的翠莲一角,由原来的青衣行当变为小旦、小生行当。放风筝一场,增加了苏春梅小旦行当程式性动作的难度。夤夜出逃一场,苏春梅女扮男装,以小生行当应工,并加入了水袖功、圆台功、跪步、踢袍等功的展示,令其人物形象更为生动丰满。此外,其角色人物个性也有所调整,注入了正能量,变被动为主动,更热爱生活、更积极地寻找自由。

  舞台调度上,以更多元的舞台手法加强戏剧结构,增强剧场效果。其中,以十六名身着同样服装的书生形象,巧妙的运用舞台变化,队形舞蹈化穿插等手段,达到轻喜剧效果,加强和突出了《搜书院》的“搜”,同时让人物更为出彩。

  

  责编:陈健光

  音频:陈健光 梅康明

  图片:泡泡小鱼ss

  
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开云体育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开云体育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分享:

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

请发表您的评论